這是一篇以前寫在BBS上的文章,就把它做為前篇「物自身不可知」的補述。寫作的日期是2001. 10. 09,真是很久以前了。回過頭來,這麼多年過去,我有些什麼長進呢?
--文章開始--
已經記不太清楚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於「真相」與「真實」的意涵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大約是大三、大四的時候),說是比較深的認識,倒不如說是開始發覺「真相」與「真實」是很大的問題,有許多曖昧模糊之處,也是那個時候很清楚深刻的體認到這個世界可能是沒有「真實」,一個實質不變的可以做為憑藉的東西,也沒有一種叫做「真理」的東西,可以去學習,可以去追尋,可以獲得,然後可以拿著它穩穩的立足在這個世間。
我曾經很深刻的去做了找尋的工作,雖然在那個過程的裡頭,當時的我還並不清楚自己在試著尋找真相,試著尋找真實是什麼,而眼前所能肯定的是,我的想法,我看待世界的眼光,我對於許多事件的知覺與認知很可能都是錯的。我唯一的想法是,對的到底是什麼,我一直看不清楚的到底是什麼。我記得那個時候,我看了很多的書(當然說很多也是沒有那麼的多),看到了各式各樣的想法,有的還知道是在談論什麼,也有的是完全看不懂的,那個時候猛然的發現自己好像已經落後了好長一斷距離了。
我記得我看到了許多我從沒有過的想法,有些比較像是我要找到,有些則不是。對我來說印象很深刻的是叔本華寫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它裡頭好像談論到了我想要找尋的東西,可是當我讀它的時候,又幾乎不知道它在談論什麼,我看得非常的吃力,必須要用書本上寫的很多可能可以做為前提的想法,去試著讀懂一些內容,再回頭去思考那些前提所指射的是什麼。不過,其實現在的我好像已經充分的忘記當時候的茫然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要找尋的其實是一個對世界「真實」的看法,或者是世界的真相或是世界的本質,一直到後來慢慢的發現看世界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似乎是沒有所謂唯一是對的,因此我開始相信「真實」並不存在的可能性。不久之後,又發現覺到,不論是我或世界上的人並沒有因為「真實」的不存在而停止找尋,而是不斷的在經驗與知識之中修正原先的看法,這又使得我開始思考「真實」可能是存在的。
這個時候不得不搬出在心理學的學習上得到的最大的思考:真理是唯一而存在的,只是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是什麼,它的模樣,而所有的科學活動就是不斷的趨近於真理。講到這個的時候,就會想到王老師有感而發的舉著各種例子向我們說明「真理是唯一存在」的道理,教我們去區分答案是唯一存在的,而想法是可以有無限的,就像是殺人兇手的真相是唯一的,可是每個人看待殺人事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這些東西是在更早的時候就聽過的,就像一進心裡系的頭幾天,文瑛老師就跟我們談到上了大學不同於以往的是,課本不再教你什麼是對的,而我們要學的不再是將書上的知識當成唯一的真理,而是要養成批判思考的態度。雖然當時不會覺得老師說的有什麼差別,不過小心翼翼的記得從前老師們說過的話,對於後來思考關於「真實」的時候,真的有莫大的幫助。
在了解了「真實」存在又無可捉摸的性質以後,的確有了更明確的思考和追尋的方向,也就不再那麼茫然和失落。而後來對於「真相」的理解會比較接近於是:真相就比如是一個杯子,有它本身實質的性質,我們可以從任何的角度去看它或是去描述它,角度的不同會看到不同的形象和得到不同的描述,每一個描述雖不同但都是貼切的,乍看之下,好像真相是多重的,但事實上眾多描述的背後所指的卻是同一個杯子,杯子作為其本身的性質是唯一的。它就是它本身。(以上是出於我自己的想法)
當這樣的想法呈現的時候,又多了至少兩個值得思考的地方。其一,當我們試著去盯住一個東西的時候,已經有存在著某個角度,也就是已經用了某觀點看待那一物,那就已經不是它全部的性質了;其二,當我們再去使用語言去描述一物時,也必然不能夠完全描述其性質,因為如果要周全,那必然是不可能描述的。就像既使只是一句〝它是一個杯子〞,也就已經限制了「它是一個杯子」,可是它又為什麼是一個杯子呢?那是因為我們使用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去詮釋它。又如〝它摸起來是固體,堅硬的〞,為什麼它是堅硬的?因為那是透過了我們身體的知覺,和我們對於知覺還有知識的假定…總之,是怎麼說都說不完,怎麼說也不能確定其是如此那樣或是正確的。
這時候,就會想到每次老師都說「物自身,不可知。這個康德早就說過了!」不過上面寫的其一倒是在後來給了我一個想法:如果想要對一件事情有更貼近真實的描述,就必須要試著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這個想法在現實生活上的事件的確可以有一些幫助。
再經過了很長的一段關於對「真實」的體悟之後,再一次去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讀到「揭開心智的奧祕」這本書的〝科學方法與科學理論的證實〞這一章了。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去對「邏輯實證論」產生任何的懷疑,而很有信心的認為它可以做為尋找答案最完美最有邏輯性的方法。讀了書以後,才很驚訝的發現原來「證實」這件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我們永遠也無法「證實」某件事是對的。就像是前面講的「真理」一樣。在「證實天下所有天鵝是白色的」的例子中,很真實的體會到,「它只會在我們錯誤的時候告訴我們錯了,而不會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而這也會讓我想到在上思考心理學的時候,談到如何檢驗「天下的烏鴉都是黑色的」最符合邏輯的方法是:找尋每一件不是黑色的東西看看它是不是烏鴉!每次想到這件事情,就覺得實在是太好笑了。
另外在書本裡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關於「主觀」與「客觀」兩個對立的觀點,因為相信有客觀世界的存在,所以才相信有對於世界唯一真實的認識,而科學的主旨就是在此。但是,客觀世界存在的確定性也受到質,「當你懷疑真正的客觀世界是否存在時,你唯有選擇主觀。」我對這句話有一些體悟。我記得從前在與別人爭論的時候,非常不能夠諒解為什麼有些人從來都不管事實的真相可能與他們所認知的不同,只在乎他們自己所思考和感受的一切。後來才明瞭,我們每個人本來就是透過自己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就這個層次而言,客觀是什麼,客觀不存在,或者存在卻不具任何意義,別人只是不想從另外一個觀點或是我的觀點去看那一事件,而事實上所有的觀點的都是主觀的。
這個問題的確是可以很深入,因為我們真的無法用任何的方法去確定客觀的世界是否真實的存在,我們自身身體的知覺似乎也並不能作為體認真實的媒介(這個在駭客任務裡有很生動的描述)。那麼作為世界上一切的前提都瓦解了,頓時一片虛無。不過,這倒是讓我了解了一些還蠻重要的事情,像是當我們談論「真實」的時候,必須要先確定所談論的在哪一個層次,是以什麼作為前提及基礎;還有這個世界上很多的東西,尤其是想法和知識都是建構出來的。
我的的確確花了很長的時間在想這個問題,如果關於一個顏色「紅」,我們都不能夠確定每個人所看見的是同樣的,那似乎對任何的事情,都失去判斷的指標,沒有一個最終客觀的標準存在,那會是多麼可怕。我又一度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的虛無的,那就沒有任何差別了,不過這對現實生活一點幫助都沒有,這樣是行不通的。後來我有一段時間我開始思考關於「真實」的義,人類似乎有著要追求「真實」的天性,而我認為這個天性一直領導著人類的思考走著一個進步的方向。除此之外,我還花了不少時間和語言的問題打轉,語言是一種表徵,可是透過了這一層表徵,就變成了趨近真實,而不是真實本身了,但是,就以人類而言,如果沒有了表徵,就沒有意義。因此,在以人類知覺和客觀世界存在的假設之下,可以對語言所描述的內容做一點區分。因為我們至少必須要知道什麼語言所指稱的哪些是真相,哪些是屬於建構的,也就是什麼是客觀發生的事情,什麼是主觀的判斷或認知。我很初步的想法是:在語言之中牽涉有時間意義或是因果的描述的就比較是客觀的事實,因為事件的發生一定佔有時間,或者造成了什麼結果,而其他的就是判斷或認知。
我知道做了這樣的區分的意義並不深刻,不過至少對我來說這是重要的,因為我必須要分很清楚什麼是事實,而什麼是根據事實而得的推論或是對事實的想法或認知,因為發生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對事實的看法或評論甚至感覺卻是可以改變的,而我們通常在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把這些都混在一起。但是,仍然有的問題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描述再如何客觀也是透過我們的主觀的知覺,這就又必須要非常小心了。
總而言之,這是我對於「真實」的認識過程,和到目前為止我對它所能有的體認。我覺得對於任何東西的認識過程都是很辛苦的,我們很可能要打破自己曾經以為的一切,然後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然後有一天再把它打破,再建立一個新的,那是很漫長而遙遠而不知道有沒有到達終點的一天。
A reminder: 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其餘的等在心裡,直到它應該的時間。
Saturday, 11 April 200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思念之物。
[三五] 07.05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
-- 謝謝你的閱讀。隨便引用,沒有著作權,但請儘可能保持文章完整 --
要重新去定義一個"東西"很困難...
ReplyDelete在日常生活 或工作上 很少碰到 需要重新定義 的情況
大多是在既定的共識下進行溝通
而非既定共識的東西, 即使定義的很周延,
出錯的機率還是非常的高...
像是某個工業眼鏡的機構
如果模具後續維修想要省事的話
得用不同於傳統的做法
在 模具廠/加工廠...等等 周邊廠商 對此做法都很陌生時
想不出錯是不可能的
因為怎麼解釋 大家都聽不懂...
模具廠 以為是 A模具機構做法的變通
加工廠 以為是 B模具機構的套用
線切割廠 以為你畫錯了,也許你要做的是類似 C模具機構的做法
看到大家迷惘的眼神
大概都有重新叫料重做 的心理準備...
.
親王我看你,對於文章裡所討論東西,對應在現實世界裡會發生的困難,非常的有體會啊....
ReplyDeletere crys
ReplyDelete因為我目前的生活重心就只有工作而已
沒有這個轉化的過程
我沒法記起來....Orz
.
這裡的問題是,「世界」是在「意識」之內還是之外,如果在意識之內,那麼我們所有的語言都只是約定而沒有「絕對」的指稱力,也就是說,只要兩個人都說那是東西的名字,那個名字就成為意義(meaning)的載體(bearer),即便那個東西消失或毀滅,我們仍然可以使用那個名字,因為只是所承載物消失而已……
ReplyDelete如果意識在世界之外,那麼你就是神,你有創造世界的能力,不過如果你走在馬路上說,“我是神”,別人可能你只是瘋言瘋語,沒有任何可以被認知的價值。
最後,什麼是「世界」?什麼是「意識」?您覺得呢?^_^
Probably you have a typo in your first sentence. What you wanted to say should be "if the world exists outside consciousness", is it? Otherwise,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will be saying the same thing as sai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The opposite might be right also, that is the typo occurred in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ReplyDeleteNonetheles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first we have to have constraints on the definitions of the terms, world and consciousness. World can be referred to a physical world surrounding us, 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of world in our mind. Each way of referring leads to a different answer. If so, then this question would be solved at the very moment you make up those definitions.
However, once we have an agreement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rm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we are leading towards the conclusion of name as a bearer of meaning. Alternatively, we can always doubt how much is overlapped in the meaning of a same term when being used by two people in a conversation. Extremely speaking, everyone has his/her own way to define every thing. Thus, there would be no absolutely objective reality, nor relatively subjective reality, but absolutely subjective reality only. Therefore, you can claim yourself as God, thief, alien, or anything you want, namely you can define everything in your wa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is question has everything to do with language. How can we get off the constraint from language when we are making inference/deduction? Or, let's go a bit further: is the philosophic problem actually the language problem?
How do you think?
Dear Lee-Xieng:
ReplyDelete關於你的質疑點是「定義」(definition)的語言特徵,以導致我們談論關於「世界」(world)或者「意識」(consciousness)時,會陷入自己所認知的認知裡。沒錯,如果嚴格遵守這樣的理念,必然會導致溝通的不可能,因為每個詞(term〕都是自己所定義,自己使用的詞彙不可能被別人所理解,而我理解的都是我所創造的詞彙,所以我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
不過這裡得要澄清的是,所謂的定義,它是否有其基底(grounds),或者說,定義如何成為可能?難道我們在說每一句話時,有先問自己說:「我等下所說出的字有沒有定義清楚?」我想這個答案應該自己最清楚。不過在日常生活上,我們仍然得使用「定義」這個詞彙,用來確認在溝通上造成模糊的用語,但此時的定義就轉換為實踐的意涵,而沒有「存有」的意涵。
古希臘的哲人認為所說、所知、所是(what it is)都是同形同構,所以當一句判斷句出現時(This is a cup),這句話是「所說」,也是「所知」,也是「所是」(a is b),從「是」(is)所發展出的哲學,構成了西方思維的核心。
近代哲學被稱之為「語言學的轉向」(the linguistic turn),開端是從弗雷格(frege)將概念(concept)與物件(object)以數學涵數F(x)的方式去思考,而使得傳統使用概念一詞所具有的私人心靈屬性被排除,語詞的使用得像數學一樣是具公共屬性的東西,這個思路到了後期維根斯坦(later Wittgenstein)即形成了所謂的反對私人語言論證(Arguments of Anti Private language),從語言的角度去證成私人心靈在語詞承載(bear)上的不可能,所以任何定義所溝通,其實都是一種語言遊戲(langage game)。
語言構成世界,其實是很粗糙的說法,但是為了讓別人產生理解,所以不得不使用語言。如果就「語言-認知」的雙重意義下來看,所認知的東西,無非得用語言才成表達(express),而這個表達,無非是關於世界的東西。但我們真的能窮語言之所能,道盡世界的真相?我想這是不可能的!
那麼,又回到板主的主題,什麼是世界的真實(reality)?我想,這個問題應該由問題本身來問答!
Thanks for your clear reply. My basic stance is that we are a part of reality that we want to realize and so is language, hence it is insufficient via us (including language) to get to this goal.
ReplyDeletecrys 如果還沒讀維特根斯坦的話,一定要拿起來... 那兩本唸完保證更是頭昏腦脹 :P
ReplyDelete喔好,我會的。謝謝你頭昏腦脤的好建議^^
ReplyDelete嗯!~想了解維根斯坦……
ReplyDelete先去學個數學、航空動力學、當代述詞邏輯與集合論,etc……。
然後,好好地一句句K《邏輯哲學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接下來,《藍皮書與棕皮書》(The Blue and Brown Books)、《哲學評述》(Philosophical Remarks)、《哲學語法》(Philosophical Grammar)。
還沒完,大部頭的要來了,《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論確定性》(On Certainty)。
還覺得太閒的話,也可以翻翻《心理學哲學評論》(Remark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關於心理學哲學的最後著作》(Last Writings on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還不夠嘛?《紙條集》(Zettel)、《關於顏色的評論》(Remarks on Colour)……
希望你挺的住啊~^_^
其實我只因為寫論文的需要,K 了那樣本立場基本相異的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和 Investigations 而已。光是這樣就夠頭大了...
ReplyDeleteDear tjmid:
ReplyDelete這麼巧,您的論文也是寫L.W.,那看來只好我們一起加油了~
不不,他已經寫完論文了。那只好替你加油啦~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