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之伊甸的故事裡,因為主角瀧澤偶然的知道了將會發生導彈攻擊的情事,而以近乎犯罪的方式,動用了另外兩萬個neet的力量,疏散了當地的居民,而造成沒有任何人傷亡的局面。但此一作為卻讓事件從表象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自導自演的劇本。終究那些被疏散而得救的人,和那些協助的人,敵不過心中的疑慮而從感激之情轉變而為責難之心。
為了平息這些惱人的言論,主角於是從原本拯救眾人的角色,擔起了這一切的責任,宣稱自己即是引發了這場攻擊的的恐怖份子。而在個事件的最終,也就是本片的一開始,主角選擇了將自己的記憶刪除,做為自我生命的另一個開端。
對於喜歡或是熟悉日本社會文化的人來說,這部片肯定有很多的可以探討的感想。像是日本的極右派的思想,以導彈攻擊做為社會改革的激烈手段,或是neet這類族群的特殊社會現象,還有漫在每一個角落的社會不平等,階級或是世代的互相作用現象…等等。就連JUIZ這個角色和其本身力功能,都有很多可以探究的地方。
那麼來說說救世主吧。也許隱身在炫麗的劇情背後,問著一個深刻的問題,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作為,可以被稱為救世主?當然故事尚未終了,對我而言,劇本至此也並未脫離了「救世主」這個或許是宗教上的意義:為眾人背負起一切罪惡,自我犧牲。大膽的想像,也許在最後的結局,或許是救世主創造了一個人類新的局面。
但我心裡想,那是不可能。不論是在故事之中,或是跳脫出了故事之外的現實,都是不可能的。我覺得每一個人如果願意深刻的問問自己的心的話,也會可以感覺到不可能的現實。人類的任何局面只能為人類共同創造。凡人的心,都有自利和利他的兩面,都有善良也都存在惡意升起的可能,那就是救世主能為的極限了。
這個極限就在導彈的事件裡,被清楚的表述出來。明明是一件天大的善良,卻也會演變成為攻訐的焦點。想像之中,能夠有什麼樣的事件,能夠將人的心靈向上提升?有什麼樣的感動,可以充份到不讓任何人產生疑慮?很難思考吧,想像不出來吧,這世界有著什麼樣的救贖,是可以拯救所有人類的心靈?沒有這樣的事件可以存在而發生。終究人仍然只能以自己的速度,慢慢的更新。也許一時的感動,可以讓人開展出美好的善良,但卻也只能是維持一時,或是又一時。所以,頂替眾人的罪過,將一切的惡意歸於寂滅,那真的是極限了。
人只會在自身的經驗裡思考,卻很難將之推於經驗以外的東西。也就是人的限制。在導彈事件中被救出的人們,並非能夠去感受,若是不幸真的發生,自我或是自我身邊的人,將是如何的慘狀。因為畢竟不幸沒有發生。但對他們的主觀來說,仍然是不幸。因為即便是安然無傷,卻也失去了珍貴的家園和財物。生命的可能損失不是真的發生的事情,但這些財產上的損失,卻是親身經歷。人親身所受的災禍,足以超過那些更大卻未發生的災禍。
於是人無法去思考可能原來會有的極度損失,而只能就眼前的損失產生現實上的疑慮。質疑事件的陰謀便成了思維主要的標地。那麼原先盡一切辦法救人的人,反倒是要為了可怕災難無法發生而導致的其他結果負責。又像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一般的荒唐。
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如果它可能實際發生的話,我想結果並不會偏離故事太遠,或說,就會照著這個劇本這樣的發生,除了真相會永遠的被人類的思維埋沒,而沒有得以彰顯的一天。
我覺得。人真的不得不重視自身經驗的影響性有多大的這件事情。人或許可以反省自身經驗之內的一切事物,所有見聞,所有思想,但卻是那麼不容易反省經驗存在的本身。當然,人可以在思維空間之中,做各種假設性的思考,但那與真實經驗發生結果的影響性比較,那真的是太過於微弱了。
什麼時候呢?人感知到自己活生生的就困在這個以經驗為基礎的空間之中呢?有那麼多那麼多其他的存在,因為無法被自我心靈所觸及,而就如同不存在,沒有意義?我想人並沒有發現,那些已經存在的心靈之物正是遮止那些不存在進入的根本原因?就好像,一個想法的存在本身,就阻礙了另一個想法的出現,這是必然的現象啊。
* 故事裡的瀧澤,在戲裡被稱為No.9。在探討各個救世主所作所為之中,九號才是正貨。為什麼呢?因為「九」和「救」是同音吧。我說,這真是太老梗了。
A reminder: 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其餘的等在心裡,直到它應該的時間。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
思念之物。
[三五] 07.05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
-- 謝謝你的閱讀。隨便引用,沒有著作權,但請儘可能保持文章完整 --
和客戶還有上游廠商開會時
ReplyDelete被大家同時忽略掉的地方
常常都會出大問題
( 可能大家的淺意識裡 都不想捅那個馬蜂窩...)
但在作業的時候
忽視這些地方是進行不下去的
於是問題來了,
是要跟客戶回報呢,還是不要??
如果跟客戶回報
他沒提供什麼解決方式 他會很不安
於是他會想一個作法 並且告訴你要這樣處理
過了一段時間後 客戶會再來電要求改另一個作法...
(此過程無限循環...)
案子根本沒法有任何進度....
如果不跟客戶回報
自行解決這個問題
客戶並不了解你工作上遇到什麼麻煩
他只知道你的進度慢了
於是你自己額外付出的心力
所得到的回報是客戶不斷的抱怨
另一個處理的方式是
自己先找到幾個可行的方案
之後向客戶進行游說
並且為這些額外的工作量 爭取額外的時間
-------------------------------------------
回到 >東之伊甸< 的故事
主角 瀧澤 之所以會碰到這樣的困境
是因為他忘想以一人之力解決眾人之事
社會原本就有處理各項問題的單位
就像發生火災 你該通知119 而不是自己去滅火
發生搶案 你該通知110 而不是自己去逮捕搶匪
如果自覺無法袖手旁觀,
頂多在必要的時刻給予一些額外的援助即可
因為這些單位專精於這些事務
不論是行政系統和法務方面 都有相當保障
而且大眾對他們的 能力 和 形象 也很認可
他們才是處理這種事物的不二人選...
主角實在不需要搞的那麼矯情.....
.
「另一個處理的方式是
ReplyDelete自己先找到幾個可行的方案
之後向客戶進行游說
並且為這些額外的工作量 爭取額外的時間」
真是好方法^^
and,
關於你提到的「矯情」,我覺得好有趣,或許有救世主這種人格特質的人,都有這種將事情一個人扛下來的浪漫情懷吧,哈哈~
東之伊甸的劇情做為現實中的危機處理時,自然是矯情的,主角可以有更好或更不做作的做法;但做為幕後編劇及導演想借事抒情的手段時,便無需理會這些不合理的部分。僅就該片核心思想來看,不難看出,編劇對現況之不滿,"這個世代需要救世主"這個思維從攻殼機動隊(與東之伊甸相同製作公司的另一部鉅作)以降,好像已成了末世電影的必備之梗(Matrix也是如此)。
ReplyDelete在這條軸線上來看,東之伊甸點出了許多日本當前令國民不滿的地方,像是政治的冷感(甚至會期待導彈落下真的死點人多好),社會就業機會不平等(女主角及其同學求職需走後門),人性中的虛偽與心機(公司主管因為舊識請托而給女主角第二次面試機會,但卻又借機羞辱她),以及年青人與社會的脫節(尼特族群的出現)等。
瀧澤其實可被視為編劇針對上述不滿的反動,所創造出來的人格典型。他不虛假,勇於任事,重視人甚於體制,不吝與別人分享資源,真誠對待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這些人格特質是編劇想像中的良好特質,他之所以是救世主,並不是因為他有那隻無敵的手機(事實上有11人都有那隻手機),而是因為他體現了這些美好的人格特質。
在舊約聖經中,還在伊甸園裏的亞當夏娃是擁有這些美好的人格特質的,當離開伊甸園後,人類不再永壽,也會忌妒猜疑,承受病痛等等世上罪惡。由此可以窺知,編劇感受到對現世的不滿,將心中期待寄托於動畫,希望伊甸園能出現,在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