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minder: 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其餘的等在心裡,直到它應該的時間。




Wednesday, 23 September 2009

Conditioning

我很喜歡心理學上,對於「學習」(learning)一詞的觀點。那並不同於一般所知的,拿起書本兒來讀,或是上學校,或是經過任何方式,學會什麼新的知識和技能。心理學上說的「學習」,簡單的說,就是在記憶裡留下相對持久的痕跡(traces)。所以聽見一句話,並把它牢牢記住,那是學習,照著它去做那也是學習。隨便的想一想,也就是說,生活裡的每一分每一秒,學習都在暗悄悄的進行。

關於學習是如何發生的,心裡學裡有二個重要的理論觀點,一個是觀察學習,另一個是回饋學習。回饋學習的效果往往比觀察學習來的持久許多。那是因為回饋學習往往都會牽涉到制約的歷程,制約的歷程又叫做條件化歷程,也就是conditioning。我覺得這個名,真是取的太好。所謂的condition,意思是「條件」或「情況」,也就是意指著人經過學習或型塑之後,於是在某個條件或情況之下,會產生某種特定的行為或反應。所以這一段型塑的歷程就叫做條件化。

但其實我覺得在人生裡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 read more


Tuesday, 22 September 2009

半杯水。後記

今天收到akrou送來關於半杯水的圖片連結,就把它放上來了。很高興,就好像是話語被掛在心裡的感受。

這兩天我一直想著人類對於主觀所感受的一切,究竟有多強烈。

+ read more


Monday, 21 September 2009

思念之物。05

有的時候人離開,並不是因為有著什麼罪無可赦的理由,或是已經有著什麼更美好的人生等在未來。只是眼前的生活不知道該如何繼續。

今天我認真的接受了植物因為棉花養分不足而需要移植到土壤。



Friday, 18 September 2009

付出的難題

電話裡的妳的聲音,很難過。妳問著,究竟是不是妳的問題,為什麼總是妳會遭遇到同樣的事情。

我不會說那是妳的錯,那也不是妳的問題。如果要平心的說,沒有誰對對錯,這即是一場無法相互配合的結果。妳一定會覺得奇怪,明明一切都看似順利,妳也總是好好的回應別人的各式的請求,而自己一點點小小的需要卻被冷漠的對待。思考著妳的苦難的時候,卻也回憶起了我自己的故事。

我並不知道這能不能給妳一個或許能夠安靜下來的答案。但就聽聽吧。

+ read more


Sunday, 13 September 2009

思念之物。04

對於感到欲求之物,不存在一顆心而能夠追尋,沒有一個意識可以說明意義。
而那欲求的念頭從何處而來?那卻是萬分痛苦。
在偶爾想念的時候。
至於其他,隨著思絮輕輕飄散,去似還留。


Saturday, 12 September 2009

我是不看書的。部落格宅

我是不看書的。其實我也不聽音樂。而且我也不看電視。

幾乎所有的時間,我都在看部落格和寫部落格。
但是,這實在好累喔。
差一點就忘了,至今還有貓斯基、馬克泡和親王的留言還沒有回。
我真是應該要休息了。
但,心,真的很難休息。


Friday, 11 September 2009

日有所思

很謝謝你們在我哎哎叫的時候,給我很多安慰的話語。雖然並沒有預期想要得到些什麼,但被人理會的感覺,還是很窩心。

今天帶舅舅和阿姨去給麗萍阿姨看身體,在陪伴著整個治療的過程之中,我想了很多的事情。我想到,人如果知道什麼是正確而有幫助的事情的話,就應該認真努力去做。那才是我的心應該要放置的地方。各種人與事物總是有緣份的因素在內,不是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都會因緣俱足的那麼美好。其實,我也不是不懂,也才寫了好長的文字,去訴說緣份與命運的牽引。也許無力的事情,就是真的很無力,很憂心的事情,也是真的很憂心,但那又能如何呢?如果眼前能夠盡的力氣已經都做足了,剩下的無能為力也只能將它從心裡釋放。

就像親王寫給我的回應那樣。我不能控制的局面,為它憂慮也起不了任何的作用。就只有我自己耗損心力傷身而已。那麼其實我應該要放掉,然後繼續那些仍然可以產生助益的事物。簡言之,這叫做理性。

+ read more


Thursday, 10 September 2009

很悶,但是算了

總是會忘記他人是他人,我是我。那是不一樣的。就算是將他人當作是自我一般的說出話語,那又怎麼樣呢?我所能接受的,卻不見得是他人可以接受。自以為的真誠在他人的眼裡,也許是真誠,也許是傷害,也許是無所謂。人就是這樣的,只能夠關注自我世界裡所感受到的真實。

+ read more


Wednesday, 9 September 2009

思念之物。03

今晚的月兒不全,卻是晈潔。我覺得我,越來越懂得。欣賞殘缺的美。




Tuesday, 8 September 2009

一言以蔽之

性格會召喚命運。

+ read more


Sunday, 6 September 2009

上天堂

今天又在網路上閒晃的時候,看見了「上天堂」這三個字,而想起了之前讀到過一段與此有關的佛經內容,覺得很有意思,就把它放上來說說。

《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

大藥白佛言:「云何識取天身、乃至取地獄身?」佛言:「大藥!識與法界持微妙視,非肉眼所依以為見因。此微妙識尋福境合,見於天宮欲樂嬉戲,見已歡喜,識便繫著。」

釋義:

大藥菩薩問佛:「我們的真相識,是怎麼樣攝取未來世的天身?乃至於攝取未來世的地獄身呢?」佛開示說:這個如來藏,祂具有所持法界中的微妙視,也就是說,如來藏之所以稱為藏識,祂的這種微妙見、微妙視,不是肉眼所見的、所依的那一種六塵中的「見」。這一個微妙的如來藏,如果是跟福業相應的境界符契的話,捨報之後,就會使得中陰身看見天宮有種種的欲樂嬉戲,這是欲界天。見到欲界天的境界 ,就會心生歡喜,歡喜就被繫縛了,所以就出生到欲界六天去,而這個識就幫你變現出一個欲界天身。

+ read more


Saturday, 5 September 2009

思念之物。02

在每一次費盡心力的挖掘之後,又一次一次將它們深深埋藏。沉睡是最溫柔的對待。



Friday, 4 September 2009

《日記敘》2009.06-09

還是很難維持寫日記的習慣。於是暫停。

+ read more


Thursday, 3 September 2009

找 佛去

考試考完也有個好多天了,懶散之餘,還是要把應該做的事情完成。這是之前就決定好的,考完試之後,要去找本師釋迦牟尼佛。於是查了一下附近的佛寺,打算明天來去一一探訪。希望天氣不要太壞。

+ read more


Tuesday, 1 September 2009

思念之物 。01

這些年,竟有什麼改變?或許誰也沒有變。只是人的輪廓變得清晰了,距離變得清楚了,分寸也懂得收拾了。







...................................
思念之物。
[三五] 07.05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






-- 謝謝你的閱讀。隨便引用,沒有著作權,但請儘可能保持文章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