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minder: 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其餘的等在心裡,直到它應該的時間。




Saturday, 29 May 2010

救世主

在東之伊甸的故事裡,因為主角瀧澤偶然的知道了將會發生導彈攻擊的情事,而以近乎犯罪的方式,動用了另外兩萬個neet的力量,疏散了當地的居民,而造成沒有任何人傷亡的局面。但此一作為卻讓事件從表象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自導自演的劇本。終究那些被疏散而得救的人,和那些協助的人,敵不過心中的疑慮而從感激之情轉變而為責難之心。

為了平息這些惱人的言論,主角於是從原本拯救眾人的角色,擔起了這一切的責任,宣稱自己即是引發了這場攻擊的的恐怖份子。而在個事件的最終,也就是本片的一開始,主角選擇了將自己的記憶刪除,做為自我生命的另一個開端。

對於喜歡或是熟悉日本社會文化的人來說,這部片肯定有很多的可以探討的感想。像是日本的極右派的思想,以導彈攻擊做為社會改革的激烈手段,或是neet這類族群的特殊社會現象,還有漫在每一個角落的社會不平等,階級或是世代的互相作用現象…等等。就連JUIZ這個角色和其本身力功能,都有很多可以探究的地方。

那麼來說說救世主吧。也許隱身在炫麗的劇情背後,問著一個深刻的問題,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作為,可以被稱為救世主?當然故事尚未終了,對我而言,劇本至此也並未脫離了「救世主」這個或許是宗教上的意義:為眾人背負起一切罪惡,自我犧牲。大膽的想像,也許在最後的結局,或許是救世主創造了一個人類新的局面。

+ read more


Friday, 28 May 2010

訊息的假面

「大部分的人根據不確定的訊息,和對自己有利的傳聞,就隨隨便便的改變了自己的意見。」

這是東之伊甸裡,印象很深的一句話。話語裡是在說,人是如何輕易的就在心裡背叛了曾經拯救自己的人。訊息的不完整,或是吝嗇於將所有可得的訊息加以思維,整理出貼近事實的樣貌。與其說是責難官方的疏忽,或者更應該是每一個人心的疏忽吧。

背叛。很日本式的用語。並不一定符合事實的發生,但我覺得若是拿來形容心中的轉折,卻倒是很有滋味。

+ read more


Saturday, 22 May 2010

隨談我

說起來,這幾年我已經並不是那麼熱衷於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了。不論是地球暖化現象,或是國家的前途該往哪個方向,如果教育是這個樣子繼續,我們的孩子會有什麼未來。

當和朋友聊到話題的時候,我說出了這樣的自我陳述。

並非是變得冷漠了。依然是在那些可以有足夠理性的事物上,盡自己的每一份心力。照顧這個環境,實踐著我所以為的善美。

是變安靜了。知道多一分訊息或是少了一分,世界並不會有所改變。我也不會有所改變。因為記憶之中,事件都是以某種相似的模式在發生。天災或是人禍。事件可能很微小,可能很嚴重,影響可能很短暫,也可能非常深遠。心已經不像過去那般隨著它們起落。只是很安靜的看見了它們,和沒有看見它們。

+ read more


Saturday, 15 May 2010

人類觀察記。02

Stockholm syndrome

此種因心裡被剝奪後獲得回饋,因而產生異常的正面效果,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之所以被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原因在於首次被觀察到這個現象,是在斯德哥爾摩1973年的一起銀行搶案,其中被綁架的人質,在綁架的過程之中,和綁匪產生了情感上的依附,甚至在他們放救出來之後,仍然繼續的幫助綁匪逃亡。在沒有被給予任何的好處之下,最強烈的敵人竟然變成了同盟。而這個現象並非只是一個特例,根據FBI對於綁架的研究統計,約有27%經歷綁架的受害者,出現了這個症候群的症狀。

+ read more


Tuesday, 11 May 2010

人類觀察記。01

寫人類觀察似乎是有點冷酷,不過這也正剛好符合某種面向所得的結論。

看著老太太跑老遠去為病床前的老先生買晚餐。然後幫他裝盛好,放好餐筷與湯匙。老先生生病,胃口並不太好,行動也有些不方便,花了大半時間也只是吃了一兩口,就吵著不吃了。為了要補充生病的體力,老太太好說歹說的,勸了又勸的,幫他在湯匙裡將飯菜都配好,方便他一口能吃下,老先生這才願意又再吃了幾口。老太太看著老先生吃下了。滿意的笑的嘴都合不攏。還一邊說著,老先生生病住院,幾天都陪他在醫院。回家還要洗衣服,因為太累了,衣服先泡著洗衣精,就去睡了。等醒來的時候,才又趕緊將衣服搓揉過一遍之後,才放洗衣機裡洗。她感嘆的說著,老先生不能行動自如,上廁所經常會弄髒衣物,要洗的衣服變得好多好多。她像是在抱怨著做這些工作的辛勞,但我看見了她笑開的表情,她是那麼歡喜的,心甘情願的,做這一切照顧的工作。

+ read more


Monday, 10 May 2010

清淨之心

憶佛的念,只要輕輕的掛著心中。如同最輕的薄紗,淡淡的存在。不求這個念頭有多麼的深入,但求它淨念相續,連綿而無一時間絕。

Sunday, 9 May 2010

母親節快樂

母親節到了,總是要探問媽媽有沒有什麼想要的。這個週末她也還在加班中,卻接到她的電話。她說,你猜母親節媽媽最想要什麼?我心裡想,大概是希望我趕快考上國考,她就可以安心的退休了。沒想到,她卻說,希望你健康快樂。我跟她說,好。

後來還是買了頂漂亮的帽子送她過夏天,是世界上最疼愛我的媽媽。

Saturday, 8 May 2010

Diary。050710

溫度中。天氣雨。健康佳。心情好。

決定了一件事。
插了四盆花,明天還要繼續。
一年沒有蛀牙。
晚上雨變小了,涼爽。
諸事順利完成。

Thursday, 6 May 2010

照顧健康。後記

今天去了一趟急診病房。看見許多在盡頭處的生命。看見一床床等待病房的人。那已經是一個環境上等的地方。遇見了一個很好的護士,像是死寂裡的天使,她的聲音有讓人安心的力量。

感觸很多。
心裡有很多不願意。不忍。

+ read more


Wednesday, 5 May 2010

照顧健康

今天聽了一席不錯的話。

「每天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年過五六十歲的人,有發現哪一個人體力比現在的你好呢?哪一個人身體的狀況與氣色比你好的呢?如果沒有的話,是不是當你到五六十歲的年紀,現在所見的他們,就會是那時候你的模樣?那就是你現在可以看到的未來。」

真的是這樣的。在經過了思考之後。雖然我們總是認為自己不會是那樣的,不會是生病的其中一個。但那真的只是我們天真的不理性,以及某種過於敷衍的自信。

+ read more






...................................
思念之物。
[三五] 07.05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






-- 謝謝你的閱讀。隨便引用,沒有著作權,但請儘可能保持文章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