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minder: 在應該的時間,做應該的事情。其餘的等在心裡,直到它應該的時間。




Tuesday, 31 August 2010

黑業與福德

人所做的惡業,又叫做黑業。因為那就像墨汁一樣,會將人染黑。人所造作的黑業,在今生所做,今生結束之前還可以尋求機會予以彌補,但過去無量生所做的,卻已經來不及補償。但對於過去,懊悔並不會有太多的幫助,而今所能夠的是去做更多更多的善業,為自己累積福德。對我來說,福德一直是非常玄妙的東西,它可以簡單到,眼前自己所享用的一切,物質與非物質,都是曾經布施與造作善因而得的善果,它也可以深奧到,一個人能不能聽聞和信受真正的道理,能不能夠有足夠的智慧,都是福德的結果。

惡業像墨汁,而福德就像是清水,如果清水很少,一點點墨汁就會染得整缸黑,但如果清水像海一樣大呢,那麼整瓶墨汁倒入,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就像當我們是億萬富翁的時候,哪怕人前來討過去所欠下的債?事情就是這樣的。

今天跟一個朋友說了這番話語,他聽完便回問我說:那也要知道做什麼樣的事情,才叫做福德啊。我聽了心裡很高興,這真是很有慧根的回問。福德的學問深細,的確很難明辨。有些時候,我們以為自己造作著善良,其實卻是做了不好的事情。

比方說,布施,使人高興,或是讓人得到利益,做這樣的事情,就是一種累積福德的方式(同樣的如果反過來,是他人對自己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在用掉自己的福德)。但是,做這樣利益他人的事情難道都會是好的事情嗎?並不是這樣的,像是因為朋友愛喝酒,於是送酒給朋友喝,雖然是讓朋友高興,但卻是惡業,因為送酒無疑是增長了朋友沉溺於酒後心神迷亂的習氣。因之,對於善惡的分別,真不能不謹慎。



* 《十誦律》卷50:「有五種施無福:施女人、施戲具、施畫男女合像、施酒、施非法語,是名五無福施。」意思是:佛說有五種布施是沒有福報可言的。布施女人供人淫欲、買春或修雙身法之用。布施遊戲嬉戲之器具。布施男女交合的畫像或雕像。布施酒。布施不正當的技能或錯誤的知識,像是教人偷騙搶拐、販賣人口的方法,或指導雙修成佛等。

* 有一句箴言是這麼說的:福德到哪裡,修行就到哪裡。
* 為自己修集世間與出世間的福德,從供佛開始做起,清水、淨香、花果飲食,都可以。供佛很簡單,但其功德不可思議。


----

《觀無量壽經》裡提到關於三福淨業: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我今為汝廣說眾譬。
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 希望大家看了,也歡喜奉行。

+ read more


Sunday, 29 August 2010

複製而已

在自己有了傷痕以後,終於可以看見他人的傷痕。沒有什麼是無中生有,傷痕總是另一道傷痕的起始。也許看見,得以讓厭恨遠去,然而不得不向自己承認,這個過程卻是,很傷,很傷。一直清醒看著的自己,很悲傷。很悲傷。到哪裡可以為所有的人找到真實的寬慰?

+ read more


Wednesday, 25 August 2010

傻傻

也許因為我一直都做著傻傻事,所以也喜歡總是做著傻傻事的人。我不喜歡人工於心計,也不喜歡人出於私心而做出的種種行為。我喜歡人是天真的,心是清澈的。


就算是再想得到,也無法去爭取,就算再痛苦,也無法去傷害。
我就是這樣一個沒有辦法去為自己獲得利益的人啊。人生就這麼過著吧。

+ read more


Sunday, 22 August 2010

The Tower

Sudden disruptions, reversal in fortune, loss, emotional outbursts, a flash of insight, acceptance of sudden change.


任何人都知道。失去了相信,與彼此之間的坦誠,就算再有如何美好、珍貴和親愛的事物累積於其上,終究是有倒塌的一天。而我,並不想等它的到來。

A flash of insight. Yes, that's it.

+ read more


Saturday, 21 August 2010

認識

「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用自己的感受作為對外界一切覺知的依憑‧‧‧。當一個人知道,只要是以自己為框架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都會被扭曲成符合自己框架的形式,不論自己的這個框架有著什麼樣的包容性。那就是了。」

延續著容器之喻,是了,自己一直都是那個無懈可擊的容器。

身為一個有靈俐覺知與思考的人,我們總是可以看世界如何如何,看眼前的這一個人怎樣怎樣。他她好可愛好可愛,或是好無理好無理,然後依此而產生了喜歡或是討厭之心。每天每天,我們總是這樣活著,經驗和產生經驗,如此周而復始。

然而無論我們是如何的經驗,不斷的仔細觀察,以為自己看見了別人很多很多,卻從來不曾發現,自己其實一直在看見的都是自己。人總是看見自己所想要看到的,就是這樣的。

就如容器一文裡所說的,我們總是不斷的觀察所見,思量所見的結果,卻是乎忽略了那個做為觀察的指標,也就是自己。我見一個人如何的可愛,因為他她的行為引發了我自身之內那些所認為美好的事物,因之所以產生了可愛的感想。一個人從來沒有可愛或是不可愛,那是因為他人的行為落入了自我的範圍,自我以自身的標準而衡量出來的結果。一直以來,人們反應出的都不是他人的真實,而是自己的真實。這也就是人無所不在的投射歷程,他人的一切,都成為了自我的良好投影。

由此而可以得到兩個很深的結論,其一是,我們可以由對於別人的評價與觀察之中,充分的建立對於自我的認識。與其說,我們從自己的眼光之中,去了解了他人什麼,不如說,我們所了解的仍然沒有踏出於對自己的認識。那麼,何不依此好好地看看自己這個容器?很多時候,別人的是非對錯是一個層次的事情,而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身為自己,我會認為那是對或是錯。在沒有對於這個歷程認清楚認知之前,人無而不是自我中心的。

另一個結論是,人無論如何有多大的彈性或是包容,在自我之內,人都不可能真正的認識這世界上的另外一個人。絕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所說的包容,都並非是真的包容,並非真的能夠將另一個與自己相互衝突的樣貌,涵容於自我之內,其實都是擴大了自我的忍耐空間而已。雖然,我深深相信忍耐是必然而崇高的美德。

也是非常非常多年了,我一直在追尋一個很深的問題,人究竟是否可以自己去認識這世界上的另外一個人?或說,是否存在著一種認識是可以不基於自我的主觀?很多年之後,我的心得是,或許是可以的。那就像是我們對待自己一樣,為我們想要親近和認識的人,在自己的空間之中,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容器。去學習他人觀察與對待世界的方式,沒有人說,一個人不能在自己之內擁有兩個或更多的衡量的標準。

那就好像,在我之內,有著另外一個自己,那個自己是我們為對方所建立的自己。於是我們便可以以這樣的自己去觀看他人,如同他人觀看他們自己一般。我想,所謂的高層次同理心,就是依此而可能實踐。人對於他人的了解,不在於記得他人的行為與想法,更多是,為什麼他如此行為,如此思考,追尋這些所見結果的源流,於是看見那些他人自己所不能看見的自己,才成為可能。

這並不是一個容易或無傷的過程,很多時候那是一種對於自我經驗的衝突或是挑戰,而之間也可能產生多所挫折。也許因為這些經驗的累積,這變成是我與人交往,非常重視的事情,不論是朋友,或是有某些情感關係的人。

就在於大部分的聲浪都著重在於,是不是對人很體貼,是不是能夠滿足期待,我卻認為交往關係之中,最重要的是「認識」。我並不覺得人與人在一起,是為了要拿他人實現自己的想望,或是為了填補自己心靈的那份空缺。反而是,我覺得,人與人在一起,是為了要讓彼此開展出不同的未來。因為認識了人,而能夠將自己帶入不同以往的境地,生活與思維。我總是認為,人不應該停滯。生命是不斷前進的旅程,相識造成彼此的改變,又會再因著個人的增長而帶動著向前。

長久以來,與人互動之間,我一直都很留心。我會從他人的話語裡分辨,那是基於對我的認識,還是出於他們自己看我的眼光。那帶著想要認識我的意念嗎?在眼前的人是否願意嘗試我的方法和經驗。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容器,用自己去裝進世界裡的一切。而我總是會回報予那些,將我如同他們自己般做為一個容器來觀察,而非總是將我裝進他們自己之內而做觀察,這樣的人,更多的心意。


那麼,就以此段話送給正在交往之中的人兒們吧。

而聰明的,你是否看得出來,這在說的依然是思維的虛妄性的展現啊。



* 刪去了一段內容,因為寫著它們的時候,想起了曾經努力的痕跡,傷心的印記。
* 這是第二次寫「認識」,上一篇寫的是事物,這一篇是人。對我而言,兩者都很有深度。

+ read more


Tuesday, 17 August 2010

生命的謙卑

無論是感覺到了快樂或是嘗受著痛苦,無論是身處於順境裡或是逆境,皆深懷反省與懺悔之心,無一時間絕。

這是今天立下的心願。在我有限和無盡的生命,每一個能夠經驗自我的清醒時分,都要依著這個心願而活。

+ read more


Sunday, 15 August 2010

一年一度

一年一度的考試又來臨了。今天是第二天。是的,還活著。

媽媽今天說,上天要讓你考上的話,就一定會考上的。我跟她說,不可能的。因為上天的眼睛是雪亮的,像我這樣沒有好好用功,祂沒有幫助我的理由。這世間是公平的,沒有不勞而獲,不需要存有綺麗的幻想。

如果上天真的可以幫助我的話,請給我一點幸運吧。在我無能為力的事情上,在我已經努力到盡頭的事情上。幫幫我吧。讀書的事情,我可以自己來,我可以很用功很用功。

媽媽很疼我,她總說我是上天交給她託管的小孩,她要努力的照顧。

+ read more


Saturday, 14 August 2010

容器之喻

人可以拿無限的容器去裝盛,不同的容器便會顯現出不同的面貌。

這是在前一篇文章裡,說到的。具體的世界裡,就如同是拿不同單位的尺丈量長度。刻度不同,所得到數值也不會相同。但人們不會疑惑,因為不論是何種數值,都對應了同一個長度。有經驗的人,不會只注意數值,而會同時去關心那是什麼樣的度量單位。

人的思維世界裡也好似如此。假如有一個人的概念裡,只存在一種度量單位,他便會以此當成世界唯一的度量方法,而如果此時有另外一個人,同樣也只有一種度量單位,但卻和先前的那人是不同的度量單位,則他們就會對於對方測量所得出的數據,感到懊惱。他們可能會依著自己單一的標準,互相指稱對方的錯誤,卻忽略了錯誤或許是莫虛有,問題只是出在於彼此所依止的標準並不相同。

是了。人總是很容易以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外在的世界,而同樣是忽略了,自己也只是這世間無數標準之中的其一而已。這個道理說起來或許是容易,但事情實際上發生卻一點也不輕鬆。有的時候,標準的差異本身在人與人之間可能就會是很難避免的悲劇。比方說,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好心好意,落入對方的眼裡卻是很雞婆。或是一個人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愛的表現,卻令人感覺到了困擾。人與人間的糾紛,常都只是因為心裡對事物所認定的標準不相同。而當抓不準所應對的人心裡的那把尺,相處起來會是相當的挫折。


或許因為長年的待在學術圈子裡,對於研究產生相互矛盾的結論,從來都不是新鮮的事情。在某一個層次,研究者探問的是,相互矛盾的結論之中,何者為真,因為邏輯上必不可能相斥的結論可以同時成立。但事實上,相斥的結論是可能同時成立的,原因就在於「條件化」(conditioned)的這件事情。

「條件化」的意思,也就是「在某種情境之下」。比方說,水是液體。但有人會說,是固體。沒見過水是固體的人就會說,固體是錯誤的說法,反之,沒見過水是液體的人會說,液體是錯的。當然,大家現在都知道水會因為溫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態表現,所以液體是正確的,固體也是。而在這個例子之中,「在某種情境之下」就是指「溫度」。

人的事情也是如此。就好比說,脾氣好的人也會生氣。這個也容易理解,所謂的脾氣好,指的是一般人會生氣的事情但脾氣好的人並不會生氣,所以才叫脾氣好。但難道這樣的人就完全不會生氣嗎?總是有可能遇到會生氣的情況,像是受到壓迫這般,很極端的狀況。所以如果一個脾氣好的人,在此種極端的情況之下發脾氣被他人看見,那個看見的人一定不會覺得這個人脾氣好。因為那人只有看見發脾氣的事實,卻沒有對於這個人的其他狀況的經驗。

由此,考慮條件化的影響性是相當重要的。在上述的例子,看見(那位脾氣好的)人發脾氣,便覺得此人脾氣不好。這一整個觀察和所得都正確無誤。但其獲得的結論卻是與真正的事實有所偏離,原因就在於,那並不是具足了條件化之後所得的結論。本來應該要被放在情境(條件)之下被解釋的結果,卻失去了情境化的描述,使得原來應該被縮限於情境之下的,其效果卻被放大了。如果讓那個人知道,這個他觀察到發脾氣的人,其實一整年沒發過脾氣,那麼,得到了新的訊息之後,那人注意的焦點便會轉向於,探問是遇到了什麼樣的特殊情況使得這一個脾氣好的人竟然發起了脾氣。

這就好比是最先前的例子,不論所得的數值為何,當它不能夠正確的配上度量它的單位之時,它都不具意義。

養成條件化的觀察才是完整對於事物的覺知方式。其所得結果才貼近於事實的面貌。其實這個方式也就是對於「因-果」的觀察方式。任何「果」能夠成立必然是具足了「因」。而「因」即是「條件」。因此,完整的觀察必然包含「因」與「果」。依此,看見人的行為,或事物的發生,不但是去看見行為或是現象本身,也連帶一併問出為什麼,去尋求它產生之因。如此才能避免白白看見事情,所得的結論卻缺失、偏頗。

我覺得,這樣的觀察方式,也是思維的虛妄性的一種展現。無論是任何有形或無形的結論,它都是存在於「特定條件」之下,當條件不再成立,結論也就無所依憑。而每一個思維的存在,也是這樣的性質。只是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先於它們而存在的那些條件而已。

那麼,這就是容器之意了。


+ read more


Friday, 13 August 2010

思維的幻術。01

人很容易說,我的手不是我,我的腳也不是我,我的身體不是我,但人卻很不容易去說,我的思考不是我,我的感受,我的經驗,不是我。如同笛卡兒,由自身的思考經驗之中得出,我思故我在之理。然而,不論思維所表述之意義為是非善惡,作為思維本身的性質是虛妄的,變動而無恆常,並不會有一個我而能夠著落於其間。

有很長的時間了,我在研究思維的這件事情。而有幾個月了,在試圖認識思維的虛幻性,從很多不同的面向上。就好比說,「以自我中心的方式的覺知人與事物」這句話。如果我用這樣的話語去描述某個人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引發不滿,但如果我改成是「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看一切的人與事物」卻很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同。

這兩句話在我的主觀裡,是一模一樣的意思。幾乎沒有程度上哪一句比哪一句好聽的差異。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它們是不一樣的,因為「自我中心」對很多人來說,是負面的意思。意涵著,一個人只考慮自己而不慮念他人之意。但,這有什麼問題嗎,當一個人從自己的世界為出發的時候,要怎麼去考慮自我之外的他人?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用自己的感受作為對外界一切覺知的依憑‧‧‧。當一個人知道,只要是以自己為框架的時候,世界上的一切都會被扭曲成符合自己框架的形式,不論自己的這個框架有著什麼樣的包容性。那就是了。

這就和語言還是概念裡所討論的,是類似的事情。當某一概念純化出其客觀意義,那並不會有什麼差別存在,但卻因其化為語言文字之後,其表述或呈現的樣貌,卻會在主觀的心靈的當中,產生其後完全不同的思維及感受,發生完全不同的結果。猶如上述,當「自我中心」被解釋為人的一般知覺性質,消弱其負向的意涵,那對於「自我中心」這個詞彙所產生的厭惡感,似乎也不再是這麼強烈。而在此使用思維,而非語言或是概念一詞,主要是為了突顯心靈運作的本身。如同思考是一種進行式。

思維與自我之間的關係,有時也似乎是如同具體之物與自我。就好比我認為某樣東西是屬於我一般的,成為了自我的延伸。那就是所謂的認定。被我所認定的思維就代表我,而依此呈現某種偏好和排斥。這種固執的思維,就好比是所謂的理念或是思想或是態度。人無論是自覺或是無所覺,對於與自己理念所近似的,就產生喜歡,所背離的,就產生厭惡。這喜歡和厭惡的發生,往往不會停留在思維如此單純的心靈層次,而是具體的展現對於他人好惡之中。

很多很多的爭執由此而起。人與人之間的征戰紛亂,並不一定需要以具體的利益為基礎,這件事情總讓我覺得傷懷。人難道不能有各自的理念嗎?以對於理念的認同視為對於自我之認同,或者將對於理念的反駁視為對於自我的反駁,這不就意味,人永遠只樂於接受與自己相符的思維?而為了表示善意友好,也只能說出符合對方心意的話語。展現在人際之間,這無疑是一種看不見的壓力。

人對於何是何非,什麼事情該是什麼樣子,有很深刻固著。這固著,就好像我們總是認為杯子的功能就是飲水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對於器物的概念,此種固著性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性。但對於思維或是概念,如此抽象性的存在,是人之於人皆不同,但往往卻誤以為是相等。自我中心的意義就是如此,每一個人都由自己為出發,當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微小,我見如同你見,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事實上,個別差異遠比想像之中還要巨大。也或許,這是為什麼人總是尋覓而愛戀著如同自己的另外一個人。

人生之中,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思考與嘗試,思維是否能在自我之內卻獨立於自我呢?為此,我想到了某些或許可能的方法。

在最開始的地方,一切的思維都沒有必然性,如同杯子的功能在於飲水是一樣的,一切的概念都只成為施設,因為方便或具有某種實在的用途而施設。若是施設,便可以有無限多種不同的施設。就好像是觀看這個世界的方式,有無限多種可能。就如同觀察人類的心靈,哲學的觀點與心理學就有各自不同的觀點,而不論是在哲學或心理學各自之內,也有無數互異或甚至相矛盾的觀點,在彼此爭鳴。

而漫遊於其中,我常常發現的心得是,既便是相互矛盾的理論,都可能同時成立。那不是說,真實有無限面貌。一個貼切的比喻是,人可以拿無限的容器去裝盛,不同的容器便會顯現出不同的面貌。而思維就是依此而展現的東西。

無論是在任何的領域,或是場境。只要人親身的體驗過此等思維的無限性,就會驚嘆於思維是何等的自由。



* 容器的比喻是貓木頭說的,我覺得說的真好。

+ read more


Thursday, 12 August 2010

螞蟻也是有聰明和笨的

要烤麵包的時候,才發現烤箱裡,爬著一隻隻的螞蟻。這可以說,螞蟻是聰明的。在整個家裡都翻不到食物之後,知道那裡是唯一會有麵包屑可撿拾的地方。但也可以說,牠們真超笨的,因為畢竟是花了那個多個月,在我的房間裡探索之後,終於才確定了我的房間沒有牠們想要的東西,而放棄離開。真的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嗎?我的桌子也不過這麼一丁點兒的面積,卻要這麼來回的爬行爬行,也真是辛苦牠們了。

但這下問題來了。牠們爬在烤箱裡,要怎麼烤麵包啊?我總不希望連螞蟻一起烤吧。但畢竟我是聰明的,至少跟牠們比起來。烤箱很多死角,用趕的是不可能讓牠們情願乖乖出來。雖然考慮了一下,想說或許當烤箱溫度升高,可能牠們就會自己爬出來,但實在是不能高估牠們的智慧,畢竟牠們總是連喝個水都會淹死在有水而平靜的茶杯裡。所以想一想之後,就決定使用地震的方法,也就是不斷的搖動和敲擊烤箱。

這招果然是有效,螞蟻們完全驚慌失措。一隻一隻陸續的從烤箱裡爬了下來。但就在大部分的螞蟻都出來之時,還是有那麼一兩隻,還在那裡來來回回,不知道在猶豫什麼。為了等牠們甘願的自己爬出來,只好放大地震的效果。當然,也只能祈禱,沒有更堅持的螞蟻躲在我看不見的地方。

而從這一個事件,也讓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螞蟻不但是笨的,而且在笨的之中,還是有比較聰明和更笨的。個別差異果然在演化上無所不在。好了,心得說完,我要去烤箱接我可愛的麵包了。

+ read more


Sunday, 8 August 2010

意義

認真的問出問題,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之中尋找答案,是活著很重要的事情。

To be continued...

+ read more


Thursday, 5 August 2010

初成人間

這是在佛經裡提到關於這個所熟悉的人間,它最初的樣貌。最早時候的人,並不是胎生的。而是從欲界天裡的光音天上化生下來的。那經文裡是這麼說的:

另外還有別的眾生因為福報享盡了,或是行陰報盡了,或是命根盡了,所以就從光音天命終而生來人間,那時候都是化生的,而非胎生。那時的人們是以歡喜為食,各人都從身上放散出光明,來照亮自己所需看見的一切,也都有神足通可以飛行在虛空中,大家都安樂而沒有障礙,住在人間的時間非常的長久。那時的人們沒有男女,尊卑,上下的施設,大家也都沒有各自不同的名字,因為大眾共同出生在這個人間,所以就稱為眾生。

這時的人間地上有自然而生的地味出現,凝固而留在地上,猶如醍醐的味道:地味生在人間時也是像這樣的,猶如生酥一樣的味道甘甜如蜜,後來就有眾生因為好奇而以手沾來口中嘗試,於是就知道是什麼樣的味道了。因初次試嚐而覺得味道很好,就產生味道的貪著,就像是這個樣子,大家輾轉的嚐個不停,就因此產生了更大的貪著,於是便改用雙手捧來吃。漸漸的,就使得地味變成比以前更硬化的摶食了。大家又都貪味而吃個不停,其餘沒嚐過的眾生看見了,也都效法而繼續吃起來,這樣子繼續不停的吃了以後,後時的人間眾生身體就越來越粗澀,身上的光明就越來越少,到後來終於沒有光明了,原有神足通也消失了,不再能飛行。


這一段的經文後面還非常的長。說著那時候並未有日月,大地是一片黑暗,因人身上也失去了光明。然後有了日光,因為有日光的循環而有了「一天」的施設。...後來還提到了,多食地味的人因此而相貌顏色粗悴,而食少的人則顏色光潤,因為有了形貌上的優劣,於是就有了相互比較的是非。後來地上生出了地膚,一樣是多食的人相貌粗悴,少食的人光潤。人們因此相諍而地膚逐漸消竭。之後好吃的地膚沒有了,地上生出了自然粳米,吃了之後,人的身形變得粗醜,有男女的形象。男女互相對視生出了欲想,共做了不清淨的事情。看見了這事情發生的眾人,就發出了斥責。而做了不清淨事情的男子,便說自己做錯了,趴在地上悔過不起,而與他共行的女子看見他悔過不起,便前來送飯。眾人問是給誰的飯,女子回答,是給那位懺悔墮不善行的人。於這世間就有了「不善夫主」之名,而因送飯給夫,於是名為妻。

「其後眾生遂為婬逸,不善法增,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緣故,始有舍名。其後眾生婬逸轉增,遂成夫妻。有餘眾生壽、行、福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世間有處胎名。」


如此,還不難想像這人間演變至今是這個五花八門的模樣兒呢,有興趣的人可以找經來翻看。

----
《長阿含經》卷22
有餘眾生福盡、行盡、命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皆悉化生,歡喜為食,身光自照,神足飛空,安樂無礙,久住此間。爾時,無有男女、尊卑、上下,亦無異名,眾共生世,故名眾生。是時,此地有自然地味出,凝停於地,猶如醍醐,地味出時,亦復如是,猶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後眾生以手試嘗知為何味,初嘗覺好,遂生味著。如是展轉嘗之不已,遂生貪著,便以手掬,漸成摶食,摶食不已,餘眾生見,復效食之,食之不已。時,此眾生身體麤澀,光明轉滅,無復神足,不能飛行。
----

+ read more


Monday, 2 August 2010

五戒之德

從前迦夷國的國王梵摩達,有一次出遊打獵的時候,在曠野看見了一幢房子,便走了過去。房子裡有一名女子,求取飲食從來都不會有無法獲得的情況。但這個女子,卻沒有穿衣服。國王見了心生不忍,便脫下自己的衣服賜予她穿,但是衣服到了這個女子的身上,便燃燒了起來,重覆了三次都是這樣。國王於是問這名女子,女子告訴國王說,我前世曾經是你的妻子,當時國王你布施衣服和飲食給僧人,但我卻向你諫言,說只要布施飲食就足夠了,衣服不需要布施。我這一生因為曾經對你做了那樣的諫言而如今受這樣的罪報。國王若你希望我能夠有衣服可穿,就請為我布施衣服給僧人。後來國王一時找不到僧人可以布施,但是找到守五戒的賢人,於是國王就將衣服布施給這位賢人,並將此名女子的事情,講述給賢人聽。對於國王所做的衣服布施,賢人說出了祝福的心願:希望此名女子可以因此獲得無量福而可以穿上衣。因為賢人的祝福,女子於是後來便可以穿上衣服。國王問她是什麼樣的神呢?女子告訴他,我比人還要殊勝,但卻不及天人,所以落在鬼神道中,這一生捨壽以後,將可以出生到第一天上去。


這個小故事,就像許多的故事一樣。在顯而易見的層次說的是,因果的業緣和報應之事,但另一個面向裡,卻也是在隱說守五戒人的殊勝。我們很容易了解僧人的殊勝而總是以恭敬的態度對待,卻少能夠注意和體驗守五戒的勝妙之處。在沒有聽聞這個故事之前,我也真的不覺得守五戒,是那麼尊貴的事情呢。

故事裡,不過是對一位守五戒的賢者的布施,而得到其祝福,就能夠拯救一名女子過去的罪業,真是不可思議。這也讓我想起了道宣律師因為持戒精嚴,連天人都來供養的故事。守戒是很有意義的事情,而其中人可以為自己所做到的,更值得好好珍視與保護。這其中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持戒但做了犯戒的事情,還是為了不犯戒而不守戒,這兩者哪一個比較好?

很多的人都以為,為了不犯戒,所以不施設守戒的事情,這樣就沒有犯戒或做錯事之虞,是比較好的。但事實上,卻是相反。因為不論守戒或不守戒,所做出的行為是一樣的,會受到的報應也是一樣的,就行為的結果而言,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因為守戒而做出犯行罪過就會比較重,而沒有守戒做出相同的犯行的罪過就比較輕或是不成罪過這樣的事情。但其中的差別在於,若是守戒,就有因守戒施設了這份對自己的規範而產生的功德,但不守戒就不存在這樣的功德。

我覺得,守戒這樣的事情,也是每一個人可以為自己施設而決定要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就好比說,或許對很多人而言,為了不殺生而吃素是不容易的事情,但仍然有可以做到的很多程度。像是,至少不要親手殺除任何有情生命,不要讓生命因為自己而死,防止原來是活的而為了吃而在眼前被殺被煮的生命。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難做到了,不是嗎?

程度的另一個向度是數量和頻率,如果總是不能避免,也可以在頻次上多所控制。比方說,盜的定義很廣,將公務或他人私有的物品佔為己有都是盜,盜版的一切情事也都是盜。我們總是因為花不起那麼多金錢,而會去尋求各種盜版的東西,但這一樣可以是有程度的,如果可以借到,或是以合理方式取得正版,就不要貪圖盜版的方便。畢竟有限度的行為和自以為無妨而漫無止境的去做,在心意與行為上都是不相同的。

戒律不只是做出的實際行為,心意的本身也很值得注重,如同行為分成身口意三個部分,而實際言行也都出於心的領導。就好像妄語,那並非是單指說出不實的言語,這一件事情。事實上做出欺騙的行為或是隱暪真相,種種引導他人離於真實的行為或是言語都是欺騙。很多人都以為,沒有說謊就不算是過失,就沒有成就妄語的罪業,但卻不是這樣的。當為了什麼樣的目的或是自利,而心念之中升起了隱藏真相的念頭,有了隱暪的行為,在情理上應告知而不告知,亦是欺騙。心意是欺暪的,不論行為表現如何,都是欺騙。也有很多人會指稱善意的謊言,而我會說,或許它有它的效果和不得不的必然性,但它仍然是危險的。

人要如何活著,要把持著什麼樣的原則,道聽途說或是一昧的相信,都不是最好的方式。總是要自己思量過,那才是真實義吧。


----
《經律異相》卷46 金床女裸形著衣火然四
迦夷國王名梵摩達。時出遊獵於曠野。見有一屋(福報經云山邊樹下)即往趣之。中有一女。從求飲食無索不得。王請相見。女都裸形。王解衣與之著體便然。如是至三。王以問女。女答。昔為王妻。王飯沙門又施衣。時諫。但施飯足不復須衣(福報經云割施沙門)故受此罪。王欲令我得著衣者。為我作衣先施沙門及明經者。王求沙門又不能得。可施五戒賢者。賢者咒願云。願令金床女得福無量得著王衣。王問女言。女是何神。答曰。我勝於人。小不及天。故在鬼神道中。捨此命後當生第一天上(出譬喻經出福報經)。
----


* 五戒:殺、盜、淫、妄、酒。

+ read more






...................................
思念之物。
[三五] 07.05
活著實在需要花太多時間思惟,日裡夜裡尋覓最真切的道理,涵容的方法。只是心也需要休息,那就讓它什麼也想不起。除了落著一絲淡淡念,憶佛。

[三四] 05.08
我不是一個停留於事物表面的人啊。

[三三] 04.23
去吧。去誠心的尋求一條得以真實遠離苦痛的道路吧。

[三二] 04.19
因疼痛而不斷虛擲的人生依然持續。

[三一] 04.01
沉淨。像是雨水洗刷過後而被陰天晒乾。

[三十] 03.08
祝我生日快樂。

[二九] 02.25
謝謝你的幫助和寬容,我永遠感懷。

[二八] 02.20
我願保祐自己的靈魂,不再落入折磨的痛苦之中,願從傷害中遠離,終得安詳和力量。

[二七] 02.18
如果能夠包容彼此的不同,那是不是也是一種同?

[二六] 02.07
看不見。並非是不在那裡,而是看不見。看不見,因為不在心裡。

[二五] 02.05
人不可以追逐影子。看見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問出那是什麼。

[二四] 02.04
今天美好的渡過了,已是昨日。

[二三] 01.31
就算大部分的時間被鎖鍊鎖住,在那些鬆開的時候,都要努力,飛翔。

[二二] 01.28
如果認真的都看見的話,我其實好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所以會厭恨自己也是必然的。

[二一] 01.22
那並非是答案的問題,而是聽見答案的人呀。若是求取不得,只有靜觀靜待。
...........................................................................






-- 謝謝你的閱讀。隨便引用,沒有著作權,但請儘可能保持文章完整 --